admin

手风琴为何能横扫东欧国家?

admin 直播 2024-06-17 22浏览 0

手风琴为何能横扫东欧国家?

在众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特别是乌克兰、摩尔多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国,这种乐器被认为是最受国民欢迎的乐器。这种乐器容易制作,演奏效果极佳,是许多普通家庭孩子与音乐接触的重要桥梁。

曾几何时,在拉丁和黑人音乐卷席西方世界的情况下,演奏手风琴不再是一件显得很“酷”的事情。当代的西方年轻人们,似乎更加喜欢电子合成器制造的电音效果。

Martynas Levickis „vaikščiodavau Po Mišką Ir Grodavau' 音乐: Laisvės Tv;Laikykitės Ten;Andrius Tapinas - Laikykitės Ten Pokalbiai S01

手风琴在越来越多元化的西方社会变得更加像是旧时代底层白人的落伍玩物。特别是冷战刚结束那几年,手风琴仿佛就像是破落东欧移民才会拿出手来演奏的乐器。

手风琴在西方的复兴,要等到2010年代。手风琴不再只是用来演奏简单民谣旋律的乐器;在经过技术提炼后,不少优秀的手风琴演奏家可以演奏高难度的古典作品。除此之外,手风琴这种乐器身上承载的波西米亚式生活方式,成为了自由和即兴演奏方式的代名词。

年轻的乐器

现代手风琴诞生距今才不过200年。手风琴于1829年由西里尔·德米安(Cyrill Demian)在维也纳首次获得专利。手风琴属于簧片乐器家族中的自由簧片吹奏类。自由簧片乐器(手风琴、协奏曲、口琴、泵式簧片风琴、波段琴等)与簧片家族其他乐器(如单簧管和萨克斯)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内置的簧片系统。当手控或脚控的风箱被人手抽动时,空气被推送到簧片上产生声音。而其他大多数管乐器都是由人的呼吸通过簧片来操作的。

19世纪法式手风琴

东欧手风琴

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作品《四季》

手风琴的每个音符有多个簧片,提供了许多必要的音色组合。有些手风琴甚至可以通过这些多个簧片的组合,重现小提琴、双簧管、木笛和单簧管等音色。

手风琴的设计主要分为钢琴式和纽扣式,取决于右手边的布局。能够演奏复杂古典乐曲的钢琴式手风琴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半音阶按钮手风琴。右手部分有五排小按钮,平铺在一个紧凑的、略带晕眩的人字形半音阶模式中。这给演奏者带来了演奏五个八度的音域便利,这使他们能够轻松地演奏各种音程,因此,许多风格的音乐,而不必切换到不同的声音或重新发声的旋律。

纽扣式手风琴

最成功的早期手风琴制造商是Charles Buffet(比利时)、Jean-Baptiste-Napoléon Fourneaux(法国)和Constant Busson(Brevet,法国巴黎)。他们生产的乐器具有持久的视觉美感和安静、圆润的音色,在紫檀木上镶嵌昂贵的象牙和珍珠母,铜制簧片,10-12个高音键由两个低音键平衡。到了19世纪30年代,巴黎成为手风琴生产的主要中心,直到1870-71年的普法战争为止,法国巴黎的手风琴生产一直很繁荣。

底层白人的乐器

在二十世纪的头几年,手风琴文化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在法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和美洲,它已经在中产阶级中成为广为人知的乐器。但在北美洲,由于意大利移民的大量存在,中下层阶级的白人也开始欣赏这种乐器。 Tango Accordion 音乐: Ludovic Beier - Latin Solo Accordion

北美手风琴乐团

那些来到北美试图找到工作的意大利移民,把手风琴带在身边作为寄托思乡之情的器物。他们在听手风琴演奏的音乐时感觉到自己更接近他们的家乡和故乡的家人。造价不贵、造工简单、容易携带的手风琴成为了大众乐器。与同样可以不贵的小提琴相比,手风琴按键能够制造更加复杂的音乐效果,而且也不需要好像学小提琴那样摸准音准,非常容易上手。在南美洲,手风琴甚至被认为是“墨西哥的小提琴”。 Shadows of Dreams 音乐: Kim Angelis - Gypsy's Odyssey

吉普赛乐队的手风琴

北美手风琴乐团

与墨西哥、哥伦比亚和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更加倾向于用纽扣式手风琴相反,东欧和巴尔干地区的手风琴倒是以钢琴式为主。手风琴在俄罗斯被称为“bayan”,这种在19世纪被引入乌克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的民间音乐圈。从那时起,它已经成为这些民族的音乐领域一部分。

手风琴一直是东欧许多民间节日的主要演出乐器,特别是在乡村。在俄罗斯,那些能够演奏乐器的人通常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人(“村里的第一个人”),并经常享受到当地女性的爱戴。这种女性的关注会激发演奏者创作新的歌曲,用更高的技巧和精力进行表演,以讨好村里的女性。

立陶宛手风琴手

这种乐器同样适用于欢快、有活力的歌曲和苏联时期曾经风靡农村的民间小曲(chastushki)。在手风琴的伴奏下,苏联各民族把肚子里的苦水用尖锐语言,在伏特加的催化下转化成各种明快的短小旋律。

在俄罗斯,甚至有这样一句谚语:“在我妻子的母亲的葬礼上,我们演奏破了两个手风琴。”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我们玩得很起劲,玩得很开心。”因为有些妻子的母亲经常闹笑话,这种丈母娘通常是一个愤怒的女人,她对女儿的丈夫永远不满意。她用各种语言刺激他,使他的生活无法忍受。因此,这种丈母娘死了,女婿开心得把两个手风琴都玩烂了。

民族觉醒的“法器”

在乌克兰最流行的乐器是班杜拉和扬琴(цимбали),但手风琴和各种打击乐器同样出现在民间旋律中。在被东西方强权同时压迫的东欧国家,用手风琴保存和流传自己母语的民谣和旋律,就非常方便了。在重新获得独立地位之后,乌克兰和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等国,把手风琴列为与自己国家独有乐器一起成为演奏民间音乐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

乌克兰手风琴演奏家Alexander Hrustevich演奏《四季》中的“夏”

多得这些国家深厚的手风琴传统,一些学习手风琴的年轻苗子更加脱颖而出,成为能够演奏古典音乐作品的专业演奏家。譬如,乌克兰年轻手风琴演奏家Alexander Hrustevich演奏维瓦尔第《四季》中“夏天”的视频在过去几年有着极高的点击率。这段年轻独奏家的精彩表演,在油管上已经有数百万次的观看记录。

乌克兰手风琴博物馆展品

观众们警察与他展示手风琴的能力,用钢琴式手风琴创造出雷鸣般、刺耳的声音,描绘出夏天的暴风雨天气,并通过风箱上的每一个压力来控制他的音量。他能够同时演奏小提琴独奏和乐队伴奏的效果,而且几乎所有的部分都忠实于原版作品。

曾经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进修的立陶宛手风琴演奏家Martynas Levickis也是个因为演奏手风琴出神入化而出名的偶像派音乐家。从3岁开始学习手风琴,这位曾经因为害羞而拒绝被送往英国伦敦的立陶宛年轻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演奏手风琴速度最快的演奏家。

在一段时间里,他还被立陶宛政府任命为立陶宛旅游大使,让外界对立陶宛文化不熟悉的人们通过手风琴演奏了解该国文化。Martynas Levickis曾经表示,到了一定的年限,他就会自己最近一个室内乐团,回到立陶宛的森林木屋里重新过一段宁静的日子。

欧洲文艺

带你了解

西欧 东欧 南欧 北欧 中欧

最有意思的文化和艺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